顯示具有 選擇學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選擇學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留學生活兩樣情




    出國留學在你們印象中是如何呢? 陽光,沙灘, 烤肉, 派對, 抱著書本, 帶著燦爛穿著黑色的畢業服裝畢業. 這似乎是留學代辦在形象宣傳給大家的傳統印象. 但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這樣過生活的嗎?  分界點是看自己的財力,能力,和背景. 家裡出錢送出國念書的;拿全額獎學金的; 有另一伴一起支撐家庭的和全部自食其力的, 所成就的留學生活差異很大.






   我就是全部自食其力的那位苦命留學生,實際生活是 忙著打工賺學費,生活費, 自己煮飯洗衣, 還要唸書寫作業準備考試. 記得上廚師課時, 我們忙著在洗碗區把上課用過的鍋碗瓢盆洗乾淨,旁邊的一位韓國籍學生就很無奈地說:" 我就是看上澳洲悠哉的生活才來這裡的, 怎麼現在的學生生活過得比我在本國還忙碌?"  雖然有點誇大, 但也代表我的心情, 留學生活跟打工渡假,定居的生活還是有落差的. 學校的主任也跟大家說:" 留學本身就是存夠錢才來, 而不是來這裡才賺學費. " 認同主任的說法, 準備好再來跟來了才準備, 對留學的想法會差很多. 
 
    老話一句: 出國留學要從長計議啊!  我想許多人年輕時都留學夢,可以從我文章裡的實務經驗去一點一滴安排準備, 尤其是語言跟財務. 需要時間取累積的. 就算後來沒留學, 但是平常累積的語言能力跟財產對生活也都有幫助.

    容我描述留學生涯的其中一週: 
早上起來趕公車去上課, 上課時是腦力轟炸因為全都是英文.
下午下課搭公車回家短暫休息一下, 整理今天上課的內容, 寫作業, 準備考試........
煮晚餐跟隔天午餐, 接著就再搭公車去工作.
晚上10點多回到家, 梳洗, 檢查明天上課要帶的東西(尤其是實務課), 睡覺.
週末: 睡到自然醒, 洗衣服 ,打掃, 上街採買日常用品. 休閒耍廢, 處理學校的雜事.

    一直記得唸書期間永遠睡不飽, 生活最快樂的事就是睡覺跟玩手機. 這樣的日子持續三年~~~
每次心情低落時,覺得很辛苦時,就是靠生活的小休閒,小快樂一點一滴地支持我走下去. 所以有自己的生活休閒活動很重要啊! 

      而決定出國留學前的謹慎思考是希望大家看願景不是只看一面而是要看到遠景的其他方面. 打工度假跟留學是不一樣的! 當初就是因為打工渡假覺得澳洲生活悠閒而想要用唸書的方式留在澳洲. 實際留學跟生活發現生活到哪裡都一樣, 一樣要工作,繳稅, 保險, 安定和跟政府周旋.留學呢,則是一堆的英文轟炸, 學校,工作,生活. 盯工作,盯學業還要思考未來的路,當初想像的優閒生活離我好遠好遠. 越走越懷疑當初的選擇,越走越懷疑自己是走對的路嗎? 但是一旦踏上這條路只能咬緊牙根一邊走一邊調整路線, 走到終點時才能有放棄的權利吧!

     希望大家作決定前都能深思熟慮,認真看待自己內心的需求, 作了決定就不要後悔, 認真走下去. 因為人生就是有這些踏實的經驗才美麗啊!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出國念技職教育,單靠自己付學費辦得到嗎 ?

    

    以前總覺得出國留學是有錢人的資格, 直到自己也這麼做了才發現出國留學不如想像中遙遠, 尤其我又是去物價數一數二高的澳洲. 萬事起頭難, 這篇文章提供沒有太多資源卻要出國唸書的人一些粗略的個人經驗, 不一定符合時事, 不一定完全適合你, 只是給你參考.

    會覺得留學貴,主要是去上國外的大學,研究所. 學分費非常貴, 還有原版一手書籍也很昂貴. 端看出國唸書是要有學位,還是去學技術. 澳洲就有技職的課程, 學分費比大學低廉許多, 可能可以藉著半工半讀完成學業,而且畢業後也可以找相關工作留在當地. 算是一個出國留學的選擇之一. 建議年輕人有夢就追, 世界的選項比你想像中得多還廣!

    一開始出國要準備的花費, 以TAFE技職學院來說要先付完第一學期的學費才能拿到簽證, 像我要先念十週的語言學校, 所以語言學校的學費也要預先繳清. 以我的例子光學費就要準備 8000澳幣,以當時匯率1:30來說就要台幣約24萬, 但是後來澳幣匯率變差只有22, 換算成台幣約17萬6, 所以想要出國的人, 可以趁匯率低適時買外匯, 出國的錢就省一大筆. 另外我後來念私人學校學費可以分期付款, 一次只要付半學期(3000澳幣). 如果又不用念語言學校的話, 出發前又可以只付半學期的學費的話, 在匯率低點1:22出發前的學費準備只要6萬6台幣(不包含學校的雜費), 價差是不是很大呢? 但是一切的費用細節還是要跟代辦或學校溝通確認才行. 

   出國前還有一項必要花費就是海外學生健康保險 Overseas Student Health Cover ,OSHC. 一定要保這個保險才能申請到學生簽證. 這個健康保險最主要的是在留學地生重病或重傷能有最基本的保障. 我曾保過Allianz, Medibank,跟Bupa這三家較知名的保險公司,但價格也比較高. 期間只有使用過去家庭醫生那裡看感冒拿生病證明(medical certificate)來請病假( sickleave), 看病50元澳幣, 保險公司賠30塊. 若臨時受傷生病要去醫院, 有些保險公司只理賠配合或公立的醫院, 有的是全部的醫院都能理賠. 另外還有配合的醫療院所多寡,越多越方便, 看病時直接就扣掉理賠金,不需要事後申請,這點在選擇保險公司時可以注意一下.
PS. OSHC不包含牙齒跟眼睛視力保險, 要另外保. 


     另外要告訴大家學生簽的定義, 學生簽是跟著學校走的, 雖然簽證一開始可能發給你2年4個月,是跟著你的留學計劃走的,不代表自己一定能在澳洲待這麼久的時間. 如果中途遇到學費繳不出來,無法繼續學業, 學校會通報給ETI (國際學生中心), 有可能在28天內就要離開澳洲. 所以個人覺得或許要預付給學校的學費可以只要半學期( 私立學校比較可以通融), 因為當你到時沒錢上課時, 就會被驅逐出境,對學校沒有太大的影響, 虧損的只有學生自己付的525澳幣的簽證費(2012年的價格).

    最重要的"打工"賺學費. 澳洲的學生簽允許兩週合法工作40小時,平均下來一週是20小時. 一年加起來有三個多月的假期則不限時數. 所以認真安排長假打工真的可以存不少學費. 上學期間很幸運地找到一份工作,一小時20澳幣,一週固定做20小時. 所以一週可以賺400澳幣. 這薪水我會存200澳幣起來, 100澳幣作住宿費( 澳洲政府建議一週的住宿費是160澳幣, 所以我的住宿品質可能沒那麼好, 也比較少選擇, 但是跟別人分房間的話是可以把價格壓低的), 剩下的100澳幣作交通,吃飯等生活費(會再開一篇文章深入分享). 


   正式在澳洲上課,發現一年有四個學期, 大部分每上兩個多月的課就放兩個星期的假. 只有12月中~隔年1月底,有長達6個星期的聖誕新年假期; 2月開學上到4月中, 放2個多星期的"復活節假期"; 4月底~ 上7月中,放2星期寒假; 7月中~上到9月底, 放2星期春假; 最後是10月中~上到12中 完成一整學年. 曾經問過一位當地老師怎麼把假期拆開, 老師說:" 因為怕放太長的假學生都跑掉不回來了." 雖然不知道是否是事實, 但是也像澳洲天性浪漫的一部份.

   像私立學校的學費雖然可以分期付款, 但是都要在一個長假開始前預付完畢, 每2.5月就要繳一次學費1500澳幣, 感覺好像一天到晚在繳學費,被錢追著跑. 薪水一個星期存200澳幣, 2.5個月就是10星期,可以存2000澳幣, 所以努力的話,半工半讀是可行的. 

   澳洲的一學期叫作 Semester , 一個學期裡又因為中間的假期分為2個部分, 成為Section . 每兩個多月就是一個Section, 老師們多要在一個Section裡完成一組課程, 除了授課,實習,還要完成考試,評量, 所以在澳洲上課的進度是蠻緊湊的.

    語言學校也是出國留學很好的門檻. 有些人會先讀1年的語言課程(ELICOS)再銜接正式課程. 好處是: 可以把打工的期間拉長, 語言學校學費也比較便宜,可以趁這段時間多存一點錢,認識環境, 外加打好英文的文書能力. 一年後再往上唸書. 在此有個建議: 一定要先念語言課程再往上念正式課程,不能念完正式課程再來念語言學校充實英文. 因為移民局會覺得你都能念正式課程再往下念英文課程不合理, 通常會要求往上念大學要不然就是不同科目但同一等級的課程.

    我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在澳洲一邊打工存學費,一邊念完書到申請到畢業簽證的. 希望個人的經驗能給想出國念書但是又沒頭緒,沒太多存款的你, 個人所負擔的學費不適用於每一個人, 但可以給你一些基本概念. 若有出國留學的想法, 早日存錢,當然是越充裕越好,要不然就要精算每筆花費跟所得. 

    工作也是場賭注, 每個人的機運不同, 但是我在伯斯生活多年下來覺得工作機會到處都是, 只是穩定不穩定, 只要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跟努力省錢就可以付得出技職教育的學費. 來唸書還可以申請"配偶陪讀"(visa 500, 算是學生簽,允許你帶你的伴侶來 ) 有些留學生會在本國先結婚或證明長時間同居, 申請留學時跟配偶陪一起出國. 兩個人結伴同行日子就輕鬆多了. 因為兩個人都能在澳洲合法打工;或者一位專心唸書,另一半專門打工賺錢, 多一份收入,學費,生活互相照應,異國留學生活舒服多.

     如果要靠半工半讀出國留學, 是一場很辛苦的硬戰, 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 但也奉勸大家要深思熟慮後才下這個決定. 出國後面對文化衝擊, 語言不同, 生活雜事, 學費壓力, 心理變化都會造成異國生活的不安和受挫感, 需要很堅強的心智和清楚的目標才能應付.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一波三折學校選擇(三)

  

   即使有留學代辦幫忙辦簽證, 身為簽證主人的我們還是要留意自己所選的科目和簽證種類. 那時我真的太看得起自己了, 接受了留學代辦的建議選擇了技職教育結束後再往上升念大學. 所以我一開始拿的學生簽證是Higher Education Sector 高等教育的573. 當初是想說趁著放長假可以多打工賺錢累積大學學費, 而且技職教育的學分可抵部分大學學分,大大縮短念大學的時間,算是低投資高報酬的選項. 最後決定放棄原本這個決定是因為科系對我有難度, 加上自己已經在澳洲打工, 現實衡量認為要存到大學學費還是有難度.

   原本以為換科系跟學校講好就好, 沒想到連簽證都要重新辦過,這就是留學生跟當地學生的不同啊! 要辦簽證 572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 職業訓練簽證( 後來學生簽證有簡化, 請大家以最新版簽證消息為主), 辦簽證的錢當時是澳幣535元,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心都涼了. 感覺簽證就像合約, 合約會決定自己的命運, 然而再麼思量,花AUD 535 換得大學學費一年至少20,000澳幣的自由真的太值得了.

   所以我就再花錢辦簽證,轉成技職教育簽證, 後來原本湊成兩年課程的園藝念不下去, 無奈之下轉成較熟悉好念的活動管理, 不過這個課程學到的技術不在移民職缺上, 畢業後要很努力加上機緣才有機會在澳洲找到相關工作跟成為永久居民. 最麻煩的一點活動管裡的diploma課程只有一年, 簽證合約要滿兩年才不會違約, 所以如果沒有繼續唸書繳學費就會馬上被踢出國( 留學生跟當地學生的不同啊! ) 
  

    課程結束前開始認真地選擇下一個科系, 看到有學開船跟水上運動教練的科系覺得蠻有趣的,也只要一年就可以完成diploma. 但是這次要認真地選擇對未來申請永居有幫助,自己也有興趣的科,系. 左思右想之前上課接觸學校的廚房, 就想念廚師課程只是學費兩年就近三萬(我當時活動管裡的學費一年是11,000), 單靠打工生活的我真的負擔不起.   

   後來一位語言學校的同學介紹我到市區的留學代辦詢問, 才知道可以念私立學校的廚藝課, 一年是12,000澳幣,一年比公立的便宜2000塊澳幣我當下覺得人生有希望了!  之前受台灣代辦的影響, 以為公立的TAFE學校才是正規,也以為念了公立系統後就不能轉到私立學校就讀(只要沒欠原來學校錢,並且跟掌管留學生事務的ETI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onal 報備就行).沒想到念私立college (專科學校)的出來的文憑也是被認可的, 當然某些私立學校的科系管裡不周也可能不被教育部認可證書.

    決定好念的科系跟學校後,簽證的問題又來了, 因為原本的簽證只剩一年, 新的課程預計念兩年,簽證時間不足, 只好再申請簽證, 我的錢又飛了. 

    在伯斯公立的技職學校(TAFE) 多半是當地學生, 因為當地人的學費在TAFE可以有當地學生價( 以我念活動管理的價格是三分之一). 私立的技職學校(college)則有比較多外國學生, 因為學費通常比公立的便宜, 而且因為多是國際學生, 學校的教職員工也比較多機會幫助留學生. 

    如果能回到留學前, 我會直接選擇私立學校兩年的廚師課程,畢業後申請畢業簽. 省了考雅思的錢跟時間(聽我台灣同學說他們根本沒提供雅思成績只有申請就來了),省了語言學校10週 2,000澳幣的錢,省了兩次簽證1050澳幣 和 一年活動管裡的11,000學費跟時間. 不過要出國唸書還是把英文程度提高比較好, 要不然後來一堆書要念,題目要做, 英文不好是念不起來的.

    在此在此, 希望大家出國留學前真的要把所有的消息都打聽好, 分析後再決定. 不要像我以為我要出國唸書就去找代辦, 但其實是要先找移民顧問. 以為學生簽證只有一種, 但其實跟據身分而有不同的簽證種類和限制. 最好都能自己去找資訊而不是只倚賴顧問, 因為有時候別人的意見不一定符合自己的需求, 一定要自己多問多打聽, 全盤掌握後才下決定, 要不然就像我勞民傷財繞了一大段路才走到終點,走到時都快沒力了.

一波三折學校選擇(二)

 

    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我留學的計劃應該找移民公司而不是找留學代辦? 是啊! 那時以為有朋友用留學的方式前往移民之路, 以為知道留學,移民大致的路程, 就可以自己慢慢走下去. 殊不知專門的留學代辦就是以唸書為主,所以配合的多是有聲望,學費昂貴但又不一定能移民的大學. 不一定符合我們的需求. 而且就算自己找到有機會申請永久居留權(PR- permanent residence)的學校科系, 前後還有一堆繁雜的要求跟手續要辦.

   所以出國前要單純留學的學生才需要找留學代辦, 至於你想要畢業後留在當地, 建議你找先找移民顧問談談,若有兼營留學業務更好. 當然移民牽扯到法律,移民代辦的顧問有些是律師出生,諮詢時要按時間收費, 建議做好工作再去諮詢比較完整.

   留學移民沒有完整的規劃, 一開始以為找到一家正規的技職學校,念可以拿PR的科系,就這樣念完兩年拿畢業簽就可以準備接下來的移民路了. 殊不知唸書的中間變化很多. 

    因為在台灣預先選擇就讀的IT科系雅思成績要求要有6 , 我只拿5.5 被要求要上兩個多月的語言學校. 上語言學校除了更熟悉語言的應用外, 另外一個好處是有來是同學,老師的資訊讓你對澳洲的上課方式跟科系的選擇有更理性和深入的了解, 台灣的代辦真的就只是當一個橋樑幫你來往申請文件和交錢而已. 英語學習期間一直有個疑問, 我在台灣都不選擇IT產業了, 來到澳洲就學得起來嗎? 我學法律的嘉義室友幫我理性分析後,決定換科系換學校.

    語言學校結業前,我更換了原本選擇的科系跟學校,導師一對一面試, 詢問你是否真的了解所選的科系, 我選擇Challenger TAFE 的Horticulture (園藝學), 老師問: 你是否能在烈日下工作? 我想起以前在打工時在農場工作, 就說沒問題.

     然而當時 Diploma (文憑) of Horticulture 的學習時間是1.5年, 不滿移民局要求的兩年學習時間.詢問教育局的結果是可以搭配相關科系補足時間, 但是不能學完1.5年後再找相關科系搭配, 而是要從低階的相關科系學起再銜接原本的科系. 

      澳州的技職教育是這樣的, 主要分 Certificate I, II, III, IV , 這類指的是證書,最高到四級, 看工作需求來取得相關證書. 另一類就是比較高級的Diploma (文憑), 要有前面的證書證明後才能學習
較高課程. 一般要取得澳洲移民資格, Diploma 這個文憑是最基本的要求.

     後來教育局跟我說可以學一學期的Landscape design(景觀設計)來銜接. 我原來的課程是是從Cert III(第三級) 開始,所以搭配的課程要從Cert II 第二級學起. 這第建築二級一學不得了,是實做課程, 我們要在戶外拉墨線,叠磚頭, 在草地設計灑水系統還要徒手鋸木頭,學習結束要做出一張屬於自己的木頭桌.室內課程就是計算數學, 比如我現在要蓋一個5平方公尺的花園, 要用多少磚塊? 還要上電錶安排, 化學. 第一天的課程就上得我頭暈腦脹, 以至於晚上上班異常疲累. 


    景觀設計課程超實在, 週一到週五每天都是圓滿的整天, 以付出的學費而言真的很划算. 但上了第一天就擔心這種充實的課程我可能撐不下去,尤其平常日每天晚上都要工作. 上到第三天就跑去找外國留學生的輔導辦公室考慮轉系的事, 那時我也擔心已經開學了是否無法轉系,而付出的學費是否就會泡湯. 學費是我最擔心的部分. 感謝辦公室老師的幫忙, 可以無縫接軌轉到同一間學校的" Event management"系,只是在不同校區.

                    

   確定可以轉系並且不需額外花費後,原本低落的心情輕鬆不少.一直到週五上了植物課. 學習分辨植物. 是我所有課裡最喜歡的, 如果所有的課程都這樣開多賞心悅目. 可惜這是我最後一天在這個科系上課了.


    
   




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一波三折學校選擇 (一)

   有了雅思成績後, 就要開始選學校.從澳洲教育部網站連結到台灣的配合留學代辦,特別去詢問她們澳洲的學校.  一開始我中意達爾文跟阿德雷德這兩地唸書. 因為這裡地屬於人口流失的偏遠地區,在這裡念完書在移民的積分上可以加分. 但是澳洲教育部推薦的代辦似乎無法滿足我的情況. 代辦的諮詢人員了解的學校都是大學, 大學一年學費最少要兩萬澳幣, 高到三,四萬澳幣都有. 而我的情況是只上TAFE(專科學院)只能預付一學期學費, 剩下的學費和生活費都要靠自己打工賺取.

  TAFE 是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的縮寫, 是政府認可的技職教育機構, 通常要滿17歲才能能就讀, 所以當時我很多同學年紀都小我快一半(哀桑). 通常一學年學費是一萬二澳幣(2013年行情,不同州,學校的價格皆有落差). 也有人把TAFE當成大學的先修班, 因為某些TAFE的學分可以折抵大學的學分,但是學分費又是大學的半價以上, 當時有一位年紀蠻大的同學就是這麼做的.

  所以當聽到台灣仲介介紹的學校真的搖頭,並且覺得哀傷, 以我的財力似乎找不到學校可以念. 後來就自己上網查學校資訊從達爾文的TAFE,查到阿德雷德的TAFE, 最後還是回到我最熟悉的西澳來唸書. 雖然對西澳對首府伯斯(Perth)熟悉,但是真正熟悉的伯斯也只有北橋跟國王公園, 所以對於伯斯各個TAFE的位置還是一知半解.

  留學是為了移民, 所以選擇的科系都是配合著澳洲移民局開的技能需求單(SOL, skilled occupation list) 來選擇,每年都會更動, 所以選擇科系時要選擇長期在名單上的技能比較保險. 像我畢業那年要申請畢業簽證時, Cook的職位就被拉掉, 好在我念的是Chef ,Chef 名單還在上面. 要不然就要找其它方式申請移民簽證了.